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刍议
发布时间:2009/9/13 浏览次数:86
 

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刍议

霞涌中心小学 张贵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经过长期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感到丑恶的东西是不可容忍的。让美把丑与恶排挤出去,这是教育的规律。”多么精辟的论述啊!它揭示了美育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学生成为按美的方式生活的人。

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审美素质教育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教师以美启真,以美怡情,以美育人。以教师的 “引”,导学生的“读”、“品”、“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启迪美、感受美、体悟美、塑造美,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文章乃至文学的审美能力。

一、美在“引”中启迪

学生对美的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所以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即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以此调动学生的审美需求,使学生带着兴奋之情进入文本。只有让学生置身于美的世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美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教学《小小的船》时教师应精心设计,激起孩子们感情的波澜:上课开始时,在黑板上用蓝色画纸布置成“蓝天”,把金黄画纸剪成的“新月”贴在“蓝天”上,并以富有感情的语调诱导孩子们回想在晴朗的夜晚抬头赏明月的情景,使他们的情感掀起波澜。而后引发孩子们从弯弯的月儿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他们导入蓝天似海、新月如船的神奇境界,使他们的情感再掀波澜。最后让孩子们一边看图画,一边听富有幻想色彩的乐曲,并且可以随着音乐眯上眼睛,轻轻摇摆身体在幻想中慢悠悠地飞上蓝天,坐上新月之船,陶醉在诗的意境里,这时孩子们的情感波澜就被推向一个更高的波峰。由于孩子们深深地动了情,他们就获得了难忘的审美体验,感受到极大的审美愉悦,从而在心灵深处对美和文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美在“读”中感受

叶圣陶说过:“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成功的范读是诱发学生朗读兴趣的催化剂。

美感源自感受,小学语文文本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浅显易懂,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借助已有知识、经验、表象等独立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去感受文本的美。如《桂林山水》中有关漓江水这一自然段,我先让学生自读这一部分,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学生根据文本,借助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再造想象,学生读完课文后,有的说:“我仿佛见到漓江水在草丛中流淌,声音十分轻柔。”有的说:我仿佛听见小鱼儿在窃窃私语……此时,漓江水之美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也在形态美的呈现中自然形成。

美感源自范读,语言规范、音质优美、吐字清晰、技巧娴熟、感情真挚、自然流畅的教师范读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教师教学《荷花》一课时,可创设情景,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荷花池”边。通过画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动的配乐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便跃然纸上。学生边听边想,仿佛自己已“飞”到美丽的田野,来到荷花池,眼前出现一池婷婷玉立的荷花,它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进而让学生身入其境的用手摸一摸荷叶、荷花,去感受一下叶子的油滑,花瓣的细腻。随着语言文字的描绘,运用移情想象,学生把自己也想象成一朵洁白的荷花。音乐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美丽的意境之中。这样教学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活动,做到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使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以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与“美丽”,得到了美的感染与熏陶,获得理解语言文字和塑造心灵相统一的效果。

    三、美在“品”中体悟

    所谓“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可以说,“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耐心“品”出意境美和词句美,让学生把握文本的深层意义,在把握过程中把意象建立起来,丰富起来,完满起来,进而体悟文本中蕴涵的美。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所达到的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对意境的分析最容易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要领会意境,就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结合作者的情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这就是想象再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经,以作者描绘的景物为纬,让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正面渲染离情别意,只写了在烟花迷人的季节,故人的孤舟已在碧天绿水间消失,自己还在黄鹤楼头凭栏目送,只看见滚滚江水流向天际。如何体会到诗人洋溢在字里行间“黯然”的心境?学生理解诗意后,教师可让学生闭目边倾听古筝曲《阳关三叠》,边想象诗人分别情景,一波三折的旋律,舒缓而又委婉的节奏,适度的起伏,犹如流水在低回、在哀叹。渐渐的,在音乐的包围中,学生被打动了,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一起流淌。这时,学生再读这首诗,文字中蕴涵的离情在音乐声里感染着学生的心灵,他们深深的沉浸于自己的朗读之中。音乐,成了学生情感的催化剂。最后教师可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又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怎样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磅礴雄伟气势的美呢?教师应先通过多媒体放映配乐朗诵的录象带,让学生在悦耳的音乐声中,观看多姿多采的画面,聆听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在美妙音乐、精美画面的气氛渲染中,试着张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直觉去感知诗中优美的句子。再设法让学生联系《瀑布》,巧妙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和铺垫。在学生感受“瀑布挂前川”时,让他们想象真是“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在学生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时,让他们想象发出的巨大声响“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冲到谭下,溅起一团团水雾,随风扬起,“如烟、如雾、如尘”。这样,学生找到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感受得深,理解得透。然后让学生面对画面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便会在头脑中建构生动的表象,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文本所蕴涵的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给学生以美的感染,起到灵魂净化和升华的功能作用,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语文中实施美育,主要是在词语、句子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如今我们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存在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好词佳句。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推敲文本中的语言。如《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表现阮恒在抽血中内心的痛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阮恒害怕但却坚决献血救朋友的美好心灵,用了“啜泣”、“呜咽”、“哭泣”三个程度不同的词语。在学生读懂带有这三个词的句子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对这三句话中描写阮恒哭泣的词语进行一次梳理: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从啜泣一下,到又开始呜咽,再演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到随着血液一点一点被抽出,阮恒感觉自己离死亡越来越接近,所以害怕越来越明显。这样,在理解了句子所表达的内涵后,再来让学生模拟想象阮恒的心里具体是怎么想的?进而让学生仔细品读文本,看看这三个词能不能互相替换。学生在品读文本后,经过反复推敲,觉得不可以互换,因为这三个词表现出阮恒痛苦——更加痛苦——极为痛苦由浅入深的内心感受,体会到阮恒想到自己要死了感到害怕而哭泣,但为了救同伴的生命宁肯自己死去,表现了阮恒纯洁无私的高尚品格。从而激励学生培养自己无私奉献的精神。文本中美的因素在推敲语言中让学生自然获得,学生对美的追求进入一种欲罢不能、自强不息的完美境界。

四、美在“创”中塑造

“创”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从而塑造出新的形象。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创”出文本的操作美和空白美,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进而认识社会、感悟人生。

小学语文文本浅显易懂,语言极为简练。如果仅仅通过语言来学习语文,那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所以必须经常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来形象的再现文本,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创造美。如《火烧云》一课,学完了“马、大狗、大狮子”后,教师适时打出一张火烧云图片,引导学生:“其实天空中的火烧云还有各种美丽的形状,你观察到了吗?”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像白兔,有的说像一架飞机,还有的说像房子。教师又适时激发学生:“那么,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看到的火烧云画下来,并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描述出来呢?”学生纷纷拍手叫好,立即动手作画,并附上一段文字,图文并茂,十分引人注目。有的写道:“一下子,东边跳出一只可爱的小白兔,长长的耳朵一摆一摆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它好像在咧着嘴朝我们笑。”还有的写道:“嘟……天空中浮现了一艘轮船,高高的烟囱正吐着白烟,一排排整齐的窗户……”。

小学语文文本中存在着广大的未确定、未实现的领域,留有空白是艺术的特性和韵味所在。教师在备课时,应善于发现文本预设的空白点。教学中抓好空白点,发挥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完成对作品空白的填补。那么如何填补呢?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积累和上下文进行填补。教师将学生发现的问题再抛给学生,让学生互相讨论,集思广益;然后汇总交流,作好筛选,最后让大家评定最优解答,注意这里的最优答案是“最合理”,“最有可能”,而不是“最正确”。这在培养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如《穷人》一文中,渔夫回来之后,桑娜的两次沉默究竟在想什么呢?第一处“两个人沉默了一阵”,学生提出了:他们在想些什么问题。然后展开讨论,得出:他们各自在想着自己的问题,渔夫想的是天气糟糕透了,而桑娜想的是怎么对丈夫说收养西蒙孩子的事。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他们沉默了。第二处是桑娜说出西蒙已经死了,孩子悲惨的情况之后,“她沉默了”。这时桑娜又在想什么呢?学生讨论后,得出:这是桑娜试探性的话,她不知道渔夫会怎样回答,在等待。所以她沉默了。这样通过填补“空白”,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体会到了桑娜、渔夫勤劳、善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和学生一起学到此处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艺术再创造,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在文中空白处进行合理、恰当、具体地填补,揭示这些艺术空白所蕴含的内容,发掘文章的艺术美和人物的内在美。有些课文结尾比较含蓄,很容易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教师借此时机,让学生当一回编导,设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学生自会乐此不疲。如学了《穷人》一文,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桑拿夫妇多了两孩子以后的生活境况,至于会产生什么结局,任由学生淋漓尽致地发挥,只要符合情理,就予以肯定。“物随景迁,辞以情发”,学生有了情景的依托,才会诱发想象,把阅读感知的形象和记忆中的表象衔接起来,进行沟通、变化和组合,从而创造出形象美。

总之,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就是让学生对美的事物,由“知之”进而“好之”,最终达到“乐之”的境界。这就要教师让学生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让学生通过感受美、体悟美,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念。在此基础上,再创造美,学生就成了美的播种者,美的耕耘者。